首页 > 资料下载 > 正文
党员知识
日期:2007-12-22  发布人: 体育艺术学院 览量:

党员知识


1、什么叫党籍、党龄?怎样计算党员的党龄?

党籍是指党员资格。一个申请入党的同志,当他履行了入党手续,从批准其为预备党员之日起,就取得了党员资格,就有了党籍。取得党籍,是一个人从组织上被承认为党员的依据。党员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劝退出党、除名、自行脱党、不予登记、开除党籍的,就失去了党籍。党籍是党员的政治生命,党员个人应十分珍惜,党组织在处理有关党员的党籍问题时,也应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党龄是指党员从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以后的全部时间。党龄表示一个党员在党内生活和工作的实际经历。由于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而他在党内的生活与工作不能不受到一定的限制。只有当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之后,他在党内的生活和工作才不受这些限制。党员的党龄,应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2、支部大会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应包括哪些内容?

接受新党员支部大会决议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对申请人的政治审查情况;申请人对党的认识及其思想觉悟、政治品质、学习工作情况;申请人

的主要优缺点;应到会和实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人数;对申请人能否被接收为预备党员的表决结果(赞成、不赞成和弃权的票数各有多少);通过决议的日期等。党支部要将支部大会决议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并及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3、党员在什么情况下算自行脱党?对自行脱党的党员应如何处理?

党章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这一规定表明,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具有上述三种情况的任何一种,都应算作自行脱党。

在处理党员自行脱党问题时,要认真分析研究是否“没有正当理由”和是否“连续六个月”这两个条件。不要把因有某些客观原因而连续六个月没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没有交纳党费,或没有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的党员,一律不加分析的作自行脱党处理。同时,党组织如发现党员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等问题时,应及时批评教育,帮助他改正错误,而不要等到六个月以后才去过问或处理。如果本人不接受教育,坚持不改,则应按照党章规定办理。

4、党支部如何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和教育?

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和教育,是保证发展党员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党支部要根据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生动活泼的形式,要坚持经常化,逐步形成制度化,以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

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1)指定1至2名正式党员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指导。培养联系人要经常和被联系人接触,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工作,帮助他们进步。

(2)

给入党积极分子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提供接受锻炼和考验的机会。党支部要向他们提出具体要求,给予帮助和指导,并检查完成的情况,使入党积极分子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 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党支部要定期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考察,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

经常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教育。如听党课、参加发展党员的支部大会、参加入党宣誓仪式以及其他有教育意义的党内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使入党积极分子受到党内生活的实际教育和锻炼,端正入党动机,增强党的观念

党员的楷模

一生都为祖国“发光”的人

——追记优秀共产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祖光院士

有人说他“痴”,对科学真理的求知到了痴迷的程度;

有人说他生活“简单”,简单到有饭吃、有衣穿就满足;

有人说他“认死理”,在国内发表文章署名非要放到最后一位,但在国外发表则一定要争个“排序”;

有人说他不会“算计”,自己在国外吃清水煮挂面节省的外汇交给了国家,而自己儿子考“托福”的30美元却要妻子到处找人去借。

这就是马祖光,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的身上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头衔,然而,除了这些头衔之外,人们对他更多的印象则是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对同事、学生、家人深深的爱,还有他“共产党员贡献要处处走在前面,利益面前不能伸手”的诺言。

2003年7月15日的上午,马祖光手拿着妻子病情诊断的片子,倒在了北京通州医院里。

75岁的马祖光,放下正在做的光电子30年学科规划,放下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事,撇下卧病在床、相濡以沫50载的妻子,燃尽生命的蜡烛,永远地走了……

在他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近90高龄的老科学家王大珩为马祖光写下了这样的题词:“高山仰止,祖国以光”,寄托了科学工作者对这位老教授的纪念与哀思。

8月,记者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采访了马祖光生前的领导、同事、学生、朋友和家人,亲身感受了马祖光这位光学先驱的大师之德、名师之风,亲身体验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他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激光现象

——作为科学家的马祖光,心中时刻不忘祖国的光学事业

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马祖光1928年春生于北京。他可能不会想到,父母为他起的名字神奇地预示了他一生的命运。他的一生,都与祖国和光学事业紧紧连在了一起。

17岁前,马祖光没吃过一顿饱饭,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使马祖光同旧中国一同经历着苦难。1945年,马祖光开始了山东大学的求学历程。与霸占校园的美国兵斗争,参加“反内战、反饥饿”游行示威,使马祖光悟出一个道理:国家落后,人民就遭殃,一定要走科技强国之路。

1958年,马祖光在哈工大创建了核物理专业;1970年,他又组建了激光专业。

1980年,马祖光到德国汉诺威大学做访问学者。看了马祖光选定的研究题目,德国人直摇头,劝他说:“这个课题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都没成功,你就不要做了吧。”马祖光却平静地对德国人说:“请允许我试一试。”

选定了题目,实验室却受到限制,马祖光只能在早上9点之前和晚上6点之后别人休息时用实验设备。他白天蹲图书馆,晚上抓紧实验,一干就是半宿,他常常赶不上午夜12点的末班车,只好步行数里赶回住地。第二天早早起来,赶在别人上班之前继续做实验。

不断实验,不断失败。连续苦战了5个夜晚的马祖光眼睛都熬红了。他紧紧盯着各种仪表,突然,在独态跃迁产生的强峰之前,出现了一个新的峰,通过光谱仪测定和计算,这不正是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Na2的新近红外连续激光谱区吗?

马祖光的科研生涯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

而德国方面则认为,马祖光用了德国设备进行研究,所以在马祖光写出的论文中把他的名字排在了第三位。马祖光急了:“必须把我的名字排在第一位。”最后,德国汉诺威大学研究所所长不得不写了这样的证明:发现新光谱,这完全是中国的马祖光一人独立做出来的。

有人问马祖光,你在国内从来都把名看得那么轻,怎么在国外就把名看得那么重?马祖光说:“很简单,在国内我让的是个人的名位。在国内我可以不要名,但在国外,国家的声誉、民族的尊严是一定要争的。我相信别人在这个关口也会这样做的。”

在马祖光回答的背后,还深藏着他没有表露出来的一个信念:中国的科学家有能力在科技前沿领域与世界平等对话。

让人吃惊的是,马祖光在国外的两年中,为了节省时间,节省外汇,竟然没有留下一张风景照,而在对待自己的饮食上,竟吃了150多斤清水煮挂面,节约的1万多马克归国后全部上交给了国家。

在马祖光托人带回国内的一盘录音带中,他这样说道:“人家的条件再好,也不如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我们越是困难,越是要使出最大的力量来建设好自己的国家,特别是教育孩子们,要有这种志气,要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严谨是做学问最起码的态度,可不能在知识界里当奸商啊!”

——作为研究生导师的马祖光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动光电子学科打下了严谨治学、奋发进取的好传统“

做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要能经得起别人的考问,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原电子工业部曾委托马祖光主编一本激光统编教材。他数次召开编者会,要求取材一定是当今最新成果,每个定义、概念要准确恰当。他再三嘱咐:“千万不能误人子弟。”25万字的书,几易其稿,他对每一页、每一行,甚至包括标点符号,都仔细推敲。当大家认为可以印刷的时候,他还建议再改几遍。他说:“严谨是做学问最起码的态度,可不能在知识界里当奸商啊!”

有一次,一位学生做实验,有几个数据错了,以为没用了,就扔到了纸篓里,马祖光捡起来一看是数据纸,便发脾气了:“任何数据,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都不能丢掉,一丢,数据链条就断了。科学的最基本的态度就是严谨,即使是错误的数据,也会对我们分析问题有帮助。”从那以后,做实验的原始数据,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小心翼翼地保存着,直到现在。这些记录数据的小本,忠实地记载了马祖光的良苦用心。

马祖光要求学生要跟踪科研最前沿的东西,每个月要有一至两次整理看过的最新的国际有关激光方面的文献。他常说:“现在国际上激光技术发展很快,如果不坚持学习,就会跟不上了。”曾在省图书馆担任管理员的杨雪梅回忆说:建激光专业的20世纪70年代初,精通英、俄两门外语的马祖光,经常抽出时间去省图书馆查阅大量的资料,摘抄了厚厚的几十本,后来把这些资料和文献卡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大家,希望大家保持随时查阅最新资料的习惯。

马祖光对学生的论文质量要求很高,一位女学生做的论文中一条光波曲线少了几个数据点,被马祖光狠狠批了一顿:“这不是多一个少一个数据点的问题,而是科学态度严谨不严谨的问题。”事隔多年,这位学生仍然将当初马祖光说的那番话牢记于心,在工作中也时时提醒自己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

“离开了集体,一个人啥也干不出来,做学问也好,做事情也罢,首先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顾大局、让荣誉是马祖光一贯坚持的信念

1950年7月,马祖光大学毕业主动放弃回北京的机会,响应国家号召来哈工大当物理教师,同时在研究生班学习。不久,他成为解放后哈工大党组织在研究生班发展的第一个党员。

从1997年开始,哈工大先后两次为马祖光申报院士。可马祖光不但不配合,还把申报材料追回来。2001年,马祖光仍然坚决不同意把他作为院士候选人。他说:“我年纪大了,评院士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要报也应该给年轻的同志报。我一生只求无愧于党就行。”

当时的校党委书记李生回忆说:“那时学校派我到马祖光家做工作:评院士不是你个人的事,这是校党委作出的决定,你是一名党员,应该服从党委的安排。”

马祖光说:“我这一辈子都听从党的安排。”李书记立即接过话头说:“那好,你再听从一次。”马祖光沉思良久,说:“好吧,我签字。”这样马祖光才签了字。

有人不理解,是不是马祖光不在乎院士头衔?对此,马祖光这样解释:“离开了集体,一个人啥也干不出来,做学问也好,做事情也罢,首先一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马老师花钱很仔细,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节省经费武装实验室,他还要求各课题组,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教学实验室建设。他有钱就买设备武装实验室。”跟他创业的人尽管苦,但都理解马祖光的做法。作为“863”第一批领域专家,有一年他得到4000元津贴,就把本属于自己的钱当奖金分给大家,当时很多人不知道这是马祖光自己的钱。

评院士时,中科院在审阅马祖光材料时曾有过这样的疑问:作为光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他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可是他的许多论文中名字却排在最后。了解他的人说,激光实验室不少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按照马祖光提出的研究方向确定了选题,取得成果发表论文时,把马祖光的名字放在第一位,但是每一次马祖光都把名字勾到最后一位。尽管署名在最后,但他的贡献却是第一的。

在国外署名上的“争”与国内同事之间的“让”,对待别人的关爱和对待自己的苛刻,这巨大的反差体现的正是马祖光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人格修养和道德情怀。

马祖光夫人孙悦贞说:“我在家成天面对两个背影,日子就在天天面对两个背影中悄悄流过去了。”

——这是作为丈夫的马祖光留给妻子生活中最普通也是最深刻的印象

穿过满是青春身影的哈工大校园,来到紧邻学校运动场的繁荣街138号——马祖光生前住过的、外墙已有些斑驳的专家楼,我们走进了马祖光生前的家。

斯人已去,只有床头一帧马祖光满带笑容的照片还在深情注视着老伴孙悦贞,陪着瘫痪在床的妻子度过生命的每一天。在孙悦贞瘫痪在床的几年中,马祖光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上,回到家,也很少有时间陪着孙悦贞。孙悦贞曾开玩笑说:“我在家成天面对两个背,一个是老马伏案的背影,一个是孙女买的乌龟的背影,日子就在天天面对两个背影中悄悄流过去了。”

对于瘫痪的妻子,马祖光何尝不放在心上。他不止一次对妻子说:“我的心脏病越来越重,如果我死了,你怎么办呢?哪怕有一点儿希望,我也要努力,让你站起来。”

“他没有时间总在医院陪我,又担心我心情不好,便含着泪录了一盘自己用英文和俄文唱的歌曲,让我在病床上听。他说,听到歌,就好像他在我身边……”孙悦贞喃喃地回忆着。在想念老伴的时候,她经常听一听这盘珍贵的录音。

激光,宇宙中美丽又神奇的现象。激光具有3个显著的特点:能量集中、颜色纯正、方向性好,马祖光的一生正如同激光一样,一心扑在事业上,一辈子只求奉献、不求索取,体现了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和一个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联系方式: 0394-8693029 地址:周口市开元大道周口职业技术学院